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许璐:承师者志,守师者心

她说:小课堂,大世界。是职责,也是使命。她说:厚德载物师者范。是她毕生的追求。她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她说:小课堂,大世界。是职责,也是使命。

她说:厚德载物师者范。是她毕生的追求。

她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愿为灯塔,让每个孩子都脚下生风,眼中有光。

她就是许璐,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现任人文艺术学院传媒系副主任、副教授。从教十年来,许璐老师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以出色的教学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一切为了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全院师生的好评,并曾多次获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称号。

小课堂,大世界——不忘初心的十年坚守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许璐老师时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在日常教学中,“教”与“受”似乎是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我们总是责备学生“为什么不认真听讲”,殊不知初入大学校园的他们,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又是何等的彷徨与纠结。“教”之多少,“受”之深浅,其实并不能割裂来看,如果“教”能激发兴趣,“受”自然相得益彰。

知易行难,这不仅要求任课者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和扎实的新闻理论功底,还要有符合学生审美的教学环节设计。回想起十年前,初执教鞭的许璐老师便遇上了块难啃的骨头,中国新闻传播史一直是青年教师公认的最难带的课程之一,为了能够上好这门课,整整一个暑假,许璐老师跑遍了西安各大书店,买齐了市面上十余种相关教材认真研读。此外,为了提升学生兴趣,许老师还搜集了网络上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案例,穿插大量新闻人物的趣事。短短45分钟的课程,硬是准备了整整一周。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由许璐老师所讲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授课伊始就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在期中的教学评价中,就有学生写到:“许老师讲课方式风趣幽默、内容有深度,新闻史已经成为我们喜欢课程的TOP1。”

“听到这样的评价,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许老师谈到。

从那以后,她便暗自定下一条规矩——讲授一门课程之前,至少要仔细研读7本以上的相关书籍,学习网络相关教学视频3部以上。十年来,始终保持,坚持为学生传递最实用、最深入浅出的课堂内容,因此,也赢得了“治学严谨、教学生动、内容深刻”的赞誉。

知行合一,与时俱进——学有用的,用有效的

教学中的许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而遇到专业发展的问题,她却像换了一个人,天马行空,勇于创新,甚至偶尔还会漏出一丝“匪气”。

她说:“广播电视学是站在社会最前沿的行业,我们教的也应该是社会最前沿的知识,不能让学生毕业就失业”。作为专业负责人,她紧贴学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理念,先是拉着老师们一起走访全国优秀的高等院校及新媒体机构进行大量细致繁琐的调研,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广电专业培养方向的新路子。同时大量拓展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并将学生采访、采风列入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积极鼓励和带领学生以传帮带的方式组队参加各种比赛,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短视频比赛,微电影比赛等全国及省内外奖项数十项……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教师,是智慧启迪的铺路人。引导、鼓励、启发是我对这一职业内容的全部诠释”

“每一个学生,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作为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很能体会家长的心态。孩子毕竟是孩子,会迷茫、会因为暂时的诱惑而失控。因此,老师的职责,除了教他们课本知识外,还需要在他们失落时拉一把,在他们迷茫时推一下。

大学课堂除了教授知识,更要教授现实。鼓励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以外,通过社团活动,磨练身心;参加行业比赛,提升专业;然后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规划。这样走出校门,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才更显得游刃有余。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四年的师徒情,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辅导考研课程;建立专业学术交流群,与学生交流行业和专业实时动态;每每有学生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帮其答疑解惑……这一切都让我活得异常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光。

感谢我的老师,她让我向往教师这个职业

感谢我的学生,她让我爱上教师这个职业

承师者志,守师者心

此生愿为灯塔,让每个孩子都脚下生风,眼中有光。

师友、学生如是说

广电专业学科带头人 付银安

许璐老师长着一张娃娃脸,天然地与学生们有着亲近感,然而她在教学上又是严肃与活泼并举,尤其在授课、专业要求和教学工作安排上都是一丝不苟,所以学生们对她既尊敬又喜爱。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打交道较多,最让我钦佩与感动的是她的细致与条理,多么繁复与杂乱的事在她的铺排下都会井井有条、合情合理,让我们可以与学院工作更为紧密、科学与协调。听她的课,可以感受她深爱自己的职业并下大力气研究进去了,这种挚爱与追求在当下社会是多么珍贵啊!美丽的面庞,悦耳的声音,灿烂的笑容——小许老师,我们都为你点赞哦!

人文艺术学院传媒系教师 刘娟

与许璐老师共事2年多,在工作中,她严谨细致,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课堂上,她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常常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学生学习中一些细小的问题,她不厌其烦,细心讲解,赢得了学生一致好评。在工作之余,她谦虚低调,真诚善良,我们都很喜欢和她交往。总之,许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且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师。

广电1501班学生 吴月

在新闻史学课程学习中,许老师根据课程结构的特点,讲解知识时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富有条理性,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觉得最难学、最枯燥的新闻史讲的具有故事性与生动性,而许老师强调课堂上笔记的重要性,不仅培养了刚接触专业课学习的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更让课堂上所记的笔记成为我们日后考研复习、巩固知识的宝贵财富。

在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许老师既注重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不断地加强我们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锻炼。在内容讲解上,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在实践课上,让同学们相互进行采访现场的模拟演示,分角色融入其中,增强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断提高了我们的新闻实践能力。

在电视台与宣传工作中我时常能够想起许老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的采访技巧与写作重点并加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许老师能够把握专业特点培育学生,在她所授的课程中我体会到了学习新闻的乐趣,也获得了能够受用一生的学习技能。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801班学生 孙桐

许璐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极易带动课堂气氛,将传授、解惑、互动三位一体全方面教学。大一时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本是枯燥无味的理论性课堂,但许老师能够发挥课程特点,将理论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垂直互动领域的微信作为课堂主体,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在自己的朋友圈实时写作点评,挖掘同学们的专业特点。

在课堂外,许璐老师和同学们由师生角色转换为易友,分享传媒特点经验以及考研指导,让我们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发散思维,受到了我们专业同学一致喜爱与认可。在未来,在新媒体的道路上,势必离不开老师对我的帮助,有此良师益友,便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0514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0514zx.com/info/2307.html
0514zx.com

作者: 0514zx.com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CMS教程网 趣丁号猫咪日记趣文库每日星座运势电脑技术初夏网站长分类目录丝路百科趣学百科趣科技号热门榜论文之家问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