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在学校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发扬好脱贫攻坚精神,宣传好英雄的事迹,凝聚好榜样的力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国家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月3日上午3000余名师生在东校区运动场举行了“升国旗仪式暨国旗下的演讲”开学第一课活动,也是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时将脱贫攻坚成效和优秀典型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堂思政课,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7时30分,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卫着国旗走向升旗台。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一同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敬意。
升旗仪式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20.1班胡晓龙以《学习英雄事迹 汲取前行力量》为题进行了国旗下的演讲。他向同学们分享了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在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和风雨之夜勇敢前行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青年人“学成不忘报乡梓”,将新思想带入偏僻的家乡,把新产业引入到家门口,不断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的故事。他们当中有的刚出校门就迈向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有的主动请缨,走出机关来到村庄,成为群众身边的年轻书记;有的放弃在外成功创办的企业,回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有的拿出自己奋斗多年的积蓄,回乡投资乡村建设……他们以决心诠释亮丽本色、以热心踏上奋斗征途、以恒心书写无悔青春。
这些英雄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青年学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胡晓龙在演讲中向广大青年学生发出号召: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把个体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要深入学习英雄人物和优秀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和传承英雄们的忘我牺牲精神;要倍加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敢于奉献、勇于担当,凝聚起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始终坚持“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在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随后,食品科技学院葡萄酒20.1班张文霞作了《脱贫攻坚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赓续传承》的演讲。她在演讲中讲述了一批批青年走出繁华都市,走进田间地头,用知识撑起偏远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用坚持筑牢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战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铿锵宣言。用大量数据和事例展现出中国人民以不屈意志、实干苦干,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号召同学们要积极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勤奋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奉献绵薄之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充分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接续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好脱贫攻坚中那些生动感人、说服力强的青春奋斗故事讲好思政课,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增强爱党之心,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青年向上,时代向前。广大青年学子要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供稿: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张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