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农村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河道生态治理工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修养和物质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以前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物件的实用性,现在更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修养和物质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以前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物件的实用性,现在更注重实用性和美感。可见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同样,河道整治除了要保证工程的安全,还要注意工程的其他方面,如生态、亲水、景观等。如果山区的河流被人为破坏,附近的居民和田地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山区河流进行必要的生态治理,这是现阶段河流建设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山川河流;生态学

1简介

山区河流是指中小河流的源头、中上游。大气水一般流经这一河段,就像水库可以用来保留水资源一样。但是河流坡度比较大,河床含沙量多,导致水资源容易流失。因此,作为一个自然基本系统,山区河流负责提供主要的水资源。

我县的山川河流主要有伊浔河和银河,包括萧鸾河等。,四周是沟口的山峰,山谷相互交叉。自然村落在山谷中时隐时现,山民一般在河边或山谷地区耕作。河流是山区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生产聚落的一部分。

无论是考虑山区人民目前的生活状况,还是分析山区现有的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都离不开山区河道整治这个环节。

2山区河流生态治理措施

2.1充分把握河流特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山区河流由于水文条件极其复杂,含有不同的水力要素。通常流域面积不大,流量较短,汇流时间不会很长。由于河道坡度较大,一旦进入汛期,最容易引发洪水。然而,在旱季,只有很小的流量,甚至断流。无论是河岸还是河堤,都不能长时间承受太大的水压。洪水发生时,水流速度相当快,能产生强大的冲刷力。河流一旦发生洪水,河道就会被推移质填满,如果下一次洪水再次发生,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在规划治理时,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调查上下游、左右岸,包括整个流域,做好统筹规划。水土保持是流域治理的理想措施,常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为了避免河道泥沙过多,可以拦截地表径流。当然,河道整治也是必要的。最常见的办法是堵起来排下去,或者筑堤。

2.2平面布局问题

河道整治需要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决定了如何规划流域和河流,因此需要合理布置点、线、面。这里的点是指待处理河段的某一部分。由于该河段不靠近城镇,是耕地,河道部分地段被冲走后容易塌陷,必须进行治理。线是指在河流的上下游,或者在河流的两岸,布置相应的堤线。适当调整河势或水流方向,可以充分发挥河道的最大作用。因为堤防占用的泄洪断面比较大,水位容易抬高,不适合修建丁坝。如果某些地段必须修建丁坝,坝轴线与水流中心角不宜大于30°,这样可以减少丁坝的阻水,有效保护耕地和建筑物,防止涌浪对对岸的伤害,提高大坝的稳定性。当然可以。河道的转弯半径要控制好,最好形成抛物线,上下游的提升线要衔接好,保证左右两岸看起来非常和谐。曲流河道类似于浅滩,缩小河道断面可以提高流速。最好选择向渠道内抽水的方法,防止推移质进入渠道。河流水位、挡水面和断面应保持协调。

2.3科学设计河堤结构和高度。

在山区,应选择合适的路堤类型,结合当地施工技术和实际交通条件,确保路堤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山区经常发生水土流失,河流中有大量的卵石物质。许多分布在河道附近的河岸石灰岩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一般来说,最好选择重力结构。结构很简单,施工难度小,但工程量相当大,缺乏良好的水流条件。所以可以考虑仰卧位和梯形结构。无论水流条件还是稳定性好,都可以节省投资,工程量也不是很大。只是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强大的施工队伍。

确定河堤高度,需要考虑河堤的等级,结合相关设计标准,根据洪水流量和洪水位确定河堤高度。河堤的高度很关键,关系到整个河道的安全。

2.4堤身结构剖面图。

山区河流水流条件不是很好,山区河流水土流失是常有的事,需要慎重选择堤防结构。在选择路堤结构时,我们通常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考虑路堤的实用性,又要保证材料价格合适。最重要的是堤防结构必须安全可靠。河道内可见大量卵石料,河道两侧多为岸坡灰岩,要求堤身结构尽量简单。常见的堤防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仰卧位,一种是梯形,这两种结构的稳定性都比较好。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支撑挡土墙,这是目前最新的堤防结构。

2.5基本加工问题

山区河流应高度重视堤防建设。只有地基处理得当,才能防止堤坝被冲走。可见地基处理极其关键。一些堤坝刚刚建成。一场洪水过后,堤脚被挖出空,堤身意外坍塌,不得不重修。一般情况下,最好将基础埋在基岩中。如果河段有较深的冲击层,基础应大于1.5m..部分河段存在排水问题,施工必须在水下进行。只有对堤脚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堤脚开挖才能更加稳定。

2.6生态河道护岸在山区河道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河道修复后可以形成生态护岸,可以泄洪,补充枯水。还可以调节水位,使生态系统变得多姿多彩,河岸两边的空气体可以保持通畅,从而保证河流之间及时的水分交换。这样,河流景观就会变得多样化。河流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这种护岸结构有利于更好地对山区河流进行生态治理。

3结论

为了达到治理山区河流的目的,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实施,都需要分析山区河流过去是否发生过洪水,洪水的成因是什么,洪水造成了什么程度的后果,应该采取什么保护措施。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理方案,从根本上治理河道。

引用:

[1]李翰。生态河道整治模型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0。

[2]方言本。浅谈河流生态治理工程的概念[J].湖南水利水电,2013(0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0514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0514zx.com/info/514.html
0514zx.com

作者: 0514zx.com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CMS教程网 趣丁号猫咪日记趣文库每日星座运势电脑技术初夏网站长分类目录丝路百科趣学百科趣科技号热门榜论文之家问百科网